虽然“世界急救日”刚刚过去,但守护校园安全、学习急救知识的行动却不应停下。本次,爱的发制药想跟大家聊一下校园中可能遇到的情况—孩子突发癫痫时,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。因为冷静、正确的救护不仅能够避免意外伤害,更能为小朋友带来踏实的安全感。因此,参考权威急救指引,爱的发制药为大家整理出一份清晰、实用的校园应对建议,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在关键时刻,成为温暖而可靠的第一守护人。
一、强直阵挛性发作:把握关键 3 步
强直阵挛性发作是最易识别的类型,患者会先出现身体僵硬,随后全身肌肉抽动。此时应牢记 “守护、观察、安抚” 三原则:
首先,立即守护在患者身边,记录发作开始时间。迅速移开周围的锐器、硬物等危险物品,尤其要保护患者头部,可在头颈部下方垫上柔软衣物。同时解开患者颈部过紧的衣扣、项链,摘下眼镜,避免窒息风险。1
其次,当肌肉抽动结束后,若患者口中有食物、液体或呕吐物,立即帮其翻身侧卧 —— 这一体位能让分泌物顺利流出,防止误吸入气管,也能避免舌头后坠堵塞呼吸道。全程观察患者呼吸,确保呼吸通畅。1
最后,待患者逐渐恢复时,用温和的语言安抚其情绪,直至完全清醒。切记不要强行束缚患者肢体,不要往口中塞任何东西(包括手指、毛巾等),无需担心患者会咬伤舌头,盲目操作反而可能导致窒息或骨折。1
二、局灶性发作:以引导和安抚为主
局灶性发作表现为非惊厥性症状,患者可能出现迷惑、应答不当或异常行为。此时无需过度干预,核心是 “陪伴 + 引导”:始终与患者待在一起,记录发作时间;用轻柔的语气引导其远离水池、楼梯等危险区域;待发作结束后,继续安抚患者直至完全恢复。过程中不要强行限制其动作,除非存在明确危险。1
三、这些情况必须立即呼叫 120
根据中国抗癫痫协会科普园地的建议,出现以下场景时,应立即拨打 120 求助: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;发作停止后患者一直不清醒(在15分钟内没有恢复意识者);发作后紧接着出现第二次发作;患者在水中发作;发作后出现呼吸困难;患者受伤或口中有异物无法排出;不确定患者状况时。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重,需专业医疗人员介入。
四、目击者的心态:镇定是最好的 “急救药”
面对癫痫发作,人们难免会感到紧张,但保持镇定至关重要。中国抗癫痫协会强调,任何慌乱都无济于事,盲目按压人中、强行喂水等行为反而有害。要知道,绝大多数发作会在 1-2 分钟内自行停止,旁人能做的就是确保患者安全,等待发作结束。
癫痫发作不可控,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守护者。掌握科学的急救常识,就能在关键时刻减少伤害,给予患者最需要的支持。
爱的发制药,将持续关注儿童癫痫,尤其是罕见性癫痫的诊疗进展。愿我们的每一份关注,都能化为守护的力量。让我们一起,用知识的温暖驱散未知的恐慌,用冷静与善意,托起每一个孩子的安心时光。
1.Epilepsy Action Australia. 情况说明书:如何应对癫痫发作.Epilepsy Action Australia; 2017